首页

女王调教召奴

时间:2025-05-25 07:20:54 作者: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展 浏览量:38001

  中新网岳阳5月24日电 (张雪盈 李盈)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在湖南岳阳开展,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洞庭湖畔,共话非遗传承新活力,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,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。

5月24日,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湖南岳阳开展。 主办方供图

  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同处长江中游,山水相依、地域相近、人缘相亲、文脉相通,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、荆楚文化的浪漫奇崛、赣鄱文化的兼收并蓄、徽州文化的崇文重商激荡交融,在长江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。

  自2013年在湖北首次举办,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已成功举办七届。各省非遗从“各美其美”走向“美美与共”协同发展,不仅打造了技艺交流的舞台,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机遇,构建了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科技支撑、全民参与”的非遗保护新模式。

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出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。 张雪盈 摄

  本届联展以“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”为主题,聚焦非遗与旅游、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,集中展示了各省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、多元化发展、数智化升级的新成果。

  融入新国风实景与裸眼3D技术的花鼓戏《新刘海砍樵》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小妮的“新搭档”AI智能画瓷机器人……活动现场,湘剧、赣剧、徽剧非遗表演同台演绎,恩施玉露、千两茶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“斗茶”,通过线上线下展演、展示、展销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,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
  活动还设置了“非遗好物”超市,将岳阳临湘青砖茶、湘西土家织锦耳环、衡阳衡东茶油腐乳、怀化溆浦蔗糖等湖南特色非遗好物“搬”进现实生活,吸引民众围观采购,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。“原来非遗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,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。”前往观展的游客刘心说。

  湖南省是非遗大省,非遗资源丰富、门类齐全。据统计,全省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29162项,入选各级保护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6428个,涵盖传统戏剧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等10大类别。

  活动主办方表示,希望能以本次联展为契机,共促非遗系统性保护、可持续发展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生活,走向年轻人的视野,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链条协同打造冰雪新业态

眼下,公司团队逐渐扩大,不乏从南京、上海、杭州返乡的青年人才。谈到后续发展规划时,邵爱涛充满了干劲:“接下来会组织大伙去浙江诸暨考察珍珠养殖情况,天长市有足够的淡水资源,我们将淡水养殖珍珠产业摆上发展日程。”

报告称中国光伏行业已成全球领跑者 仍需提升企业气候治理水平

赵宇亮委员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。他的发言主题是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。针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有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,赵宇亮委员提出了两点具体建议。

(申城风景线)沪上剧场“解锁”新场景 绽放“美育之花”

一是充分发挥集中审理优势,有效激励保障科技创新。法庭贯彻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,坚持严格保护,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、重点领域、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,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加大侵权赔偿力度,高额判赔案件越来越多,2023年在8起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。

李家超冀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增市民国家认同

当前,刘莉农场的滴灌升级成了智能滴灌,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完成浇水、施肥。此外,智能农机、无人机等现代农业装备的应用,让刘莉5600亩的农场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、智能化、规模化、机械化。

李泽:推动构建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“广西渠道”
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近日印发《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(2024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目录》),为产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参照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《目录》细化了相关产业的具体内涵和要求,有利于强化产业绿色发展导向,推动形成各方支持政策合力,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